课程

鲲鹏之喻与逍遥的四种境界

 
学习人次:141
评价:
关注人数:1

《庄子·逍遥游》采用了寓言、重言、卮言的写作方式,故而其思想与结构不易把握。我们可以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将文本中所包含的义理揭示出来。《逍遥游》开篇使用了鲲鹏之喻,这一寓言性的表述对于逍遥的真理的揭示有何意义?鲲鹏与蜩鸠的差别在哪里?宠辱不惊的宋荣子与御风而行的列子,是真正的逍遥吗?如不是,那么逍遥的究竟之义在哪里? 本次讲座将一一揭开这些问题的谜底。   

课程列表
点击可进入课程学习
鲲鹏之喻与逍遥的四种境界1 42人学过
鲲鹏之喻与逍遥的四种境界2 30人学过
鲲鹏之喻与逍遥的四种境界3 33人学过
鲲鹏之喻与逍遥的四种境界4 36人学过
  • 谁误读了贝多芬

    涉及了贝多芬的诸多身世与遭遇,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贝多芬的音乐人生涉及了贝多芬的诸多身世与遭遇,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贝多芬的音乐人生
  • 谁误读了贝多芬

    涉及了贝多芬的诸多身世与遭遇,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贝多芬的音乐人生涉及了贝多芬的诸多身世与遭遇,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贝多芬的音乐人生
  • 谁误读了贝多芬

    涉及了贝多芬的诸多身世与遭遇,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贝多芬的音乐人生涉及了贝多芬的诸多身世与遭遇,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贝多芬的音乐人生
  • 谁误读了贝多芬

    涉及了贝多芬的诸多身世与遭遇,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贝多芬的音乐人生涉及了贝多芬的诸多身世与遭遇,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贝多芬的音乐人生
001 ×